首页 - 观点 · 动态 - MGF观点
观点 · 动态
ESG

ESG助力构建健康多元的金融生态

1667988203931.png


在过去十年中,ESG投资在全球快速发展,不但受到许多养老金和主权基金等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资产所有者的青睐,各类ESG的基金和投资产品也层出不穷,规模体量不断扩大。

一方面许多大型机构投资者逐渐认识到ESG在风险防范、投资决策和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纷纷制定自身的ESG投资政策和加强相关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欧盟等政府机构也开始警惕爆发式增长的ESG金融产品背后可能的泡沫和洗绿行为,为ESG投资的健康发展制定规范和准则。本文希望结合国内外案例,探讨如何利用ESG这一支金融市场上强劲的新势力,助力构建健康多元的金融生态。

ESG风险

在资本市场上,我们看到各类机构投资者进行ESG投资的目标和政策是非常多元的,有的出于合规和监管要求以及声誉风险的管理,需要对某些类别的资产进行剔除;有的希望推动净零排放和全球经济的低碳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有的致力于支持教育、女性平权和共同富裕等议题。尽管不同的投资者在进行ESG投资过程中有不同的偏好和重点议题选择,我们发现ESG风险防范仍然是许多大型机构投资者在构建ESG投资政策和策略时的核心诉求。

每一家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外部影响,正面的外部影响包括创造就业、纳税、为消费者和股东创造价值等,负面的外部影响包括排放污染物、破坏生物多样性、争夺社区资源等各个方面。根据联合国2019年发布的《全球资源展望报告》[1],从1970年到2017年,人类自然资源的年开采量从271亿吨增长到921亿吨,预计到2060年将达到1900亿吨。如果不考虑其它利益相关方诉求,企业最大化地消耗公共资源转化成自身的利益,似乎有助于企业谋求利润最大化,但这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经济学上所说的“公地悲剧”。而随着监管的介入,各项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社区、员工、消费者等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企业免费享用各类社会和环境资源、而无需承担责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看到,在一些市场上企业需要支付碳税或者排污费才能进行二氧化碳和其它污染物的排放;企业在各类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过程中需要平衡社区关系和生物多样性影响,否则将会面临社区和环保组织的法律诉讼;而消费者的隐私数据也不再是企业可以随意采集和进行价格歧视的参考,巨额的罚款会随之而来。这些外部影响正在逐渐内化为对于企业财务表现有实质性影响的ESG风险。与此同时,随着宏观外部环境的渐变,例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峻,也给某些行业的运营带来新挑战。

资本市场参与者也逐渐认识到ESG风险对于企业的影响将传导影响到投资组合的业绩回报,希望识别出不同业务模式的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哪些ESG风险最为重要,并正在转化为实质性的财务影响和带动金融市场上的资产估值表现。MSCI构建的ESG评级工具,以及一些机构投资者自身构建的ESG风险控制体系,尽管对于不同ESG风险的实质性影响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都重在解决ESG风险防范的问题。

金融机构需要全面的、具有可比性的ESG数据,识别出那些面临巨大ESG风险但管理不善的公司,从而将其从投资组合中剔除,或是通过尽职调查以及和上市公司沟通等手段,督促公司正视问题和提升ESG风险管理能力。尽管日益丰富的媒体报道、第三方调查和监管披露可以给投资者提供各种另类数据,来全方位审视上市公司的ESG表现,但来自企业披露的ESG数据和业务数据仍然是投资者对企业进行ESG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企业的ESG数据披露,尤其是统一口径、具有可比性的定量数据的披露将是金融机构构建起自身ESG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石。

识别长期ESG趋势,避免短视和洗绿带来的泡沫

ESG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不仅是风险,同时也蕴含着对于产业格局有着深远影响的机遇。识别ESG中的机遇和长期趋势,也成为许多机构投资者在制定投资战略过程中的重要考量。

以气候变化为例,这是目前最受全球投资者关注的ESG议题之一。自2016年全球近200个缔约方共同签署气候变化协定以来,各缔约国政府纷纷向联合国提交国家自主减排贡献计划,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全球经济从依赖化石燃料的高排放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也展现了大国担当,不但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也发布了明确的行动方案引导减排目标落地[3]。这样的经济模式和能源结构转型,需要新能源、节能减排、低碳运输、资源循环利用等各个领域的产品创新和科技突破,同时也需要庞大的资金以支持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

许多金融机构已经认识到气候变化这一趋势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在2021年4月成立的格拉斯哥净零排放金融联盟,致力于推动金融机构支持社会经济净零排放转型,在成立6个月内就吸引了全球45个国家的450多家金融机构,包括大型的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约130万亿美金[4]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把气候变化等ESG议题纳入资产配置考量,各类绿色资产在资本市场上日益受到追捧,但其中不免也混入了一些“披着ESG外衣的狼”。在北美市场上,有一些尚未有实际产品问世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获准上市交易并收获不断推高的市值,但有的公司由于治理结构和经营不善,上市仅一年就宣告破产。这样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警惕一些公司给自己打上虚假的绿色标签可能带来的资产泡沫,需要识别出那些真正具有研发和产品能力,能够给世界带来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创新者。同时在衡量公司的ESG风险与机遇时,也需要全面地审视公司的ESG长板与短板,不能因为公司在单一议题上的机遇暴露,而忽略其它的重大ESG风险。

与此同时,各类ESG主题的金融产品数量和规模都迅速增长,ESG资产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50万亿美金,在全球的资产管理规模占比中达到三分之一[5]。各类冠以“可持续”、“碳中和”、“绿色”、“环保”等美好名字的基金或者理财产品在市场上发售,吸引着机构和个人投资人。随着这类金融产品规模的增长,不免引起市场和监管的质疑,这些ESG主题的产品真正投资到他们承诺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吗?碳中和基金真的可以实现投资组合的零碳排放吗?根据MSCI研究报告,仅仅在2021年就有12个市场上的34个监管机构开展了ESG相关政策的意见征询[6],提升透明度,尤其是提升ESG金融产品的透明度和强化金融机构ESG和气候风险的披露成为越来越多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

以欧盟《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为例,欧盟监管机构要求金融市场参与者在投资过程中整合可持续风险,并在机构实体层面和产品层面披露如何将可持续风险纳入投资决策和投资建议考量。该条例不但要求金融机构披露可持续风险管理的体系和流程,还给出了非常详细的量化指标清单,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披露投资组合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害废弃物排放量、生物多样性影响、董事会性别比例等各项指标。亚太市场上,新加坡和香港的金融管理机构,也开始着力推行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的披露要求。

中国的ESG基金和投资还在发展初期,规模和体量远低于欧洲市场,内地市场的监管机构也尚未出台针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强制ESG信息披露要求,给ESG投资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但中国的金融机构需要为金融产品的ESG信息披露做好准备,以史为镜,以邻为鉴,去伪存真,方能回归ESG投资的本质,使其成为健康多元金融生态中的重要力量。

顺应中国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双向开放,用ESG打造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面对疫情冲击和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不但没有放缓脚步,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反而不断扩大。随着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完善,外资投资中国市场的渠道变得更为便利,交易的标的和风险管理工具也不断丰富,过去四年海外资金流入A股市场也整体呈现增长趋势[7]

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在对新兴市场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尤为重视风险的防范,ESG数据可以给他们提供多一个角度全面评估投资目标公司财务健康程度。与此同时,愈来愈多的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也制定了自身的ESG投资政策,在全球化的资产配置中尤为重视投资组合中的公司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趋势下,中国企业如果能够以ESG为抓手提升内部管理能力,不仅能为企业长期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能抓住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契机,打造吸引国际资金的核心竞争力。而过去几年中,无论是在A股市场还是港股市场,监管机构都出台了更详细的ESG信息披露法规和要求。这对上市公司提升ESG的实践和披露水平提出了更为明确和细致的要求,也推动了中国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根据MSCI统计,从2019年至2021年,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的ESG评级分布不断上升,ESG落后者(评级为CCC和B)比例从2019年的59%下降至2021年的46%。然而,中国的ESG领先者(评级为AA和AAA)仍只有少数。截至2021年底,MSCI中国指数中只有15家公司(占比2%)位于ESG领先者之列。相比之下,ESG领先者分别占据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8%和MSCI全球指数的23%。

同时,我们看到一些全球性的可持续报告披露标准以及绿色和可持续债券的衡量标准正在逐渐形成,这有利于促进资本的跨境流动和全球化配置。中国的企业和机构投资者需要积极地对接国际标准和语境,通过客观透明的数据披露向世界展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包括积极地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意见反馈,方能引导全球资金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实践与低碳转型。

促进资本市场服务国家经济结构性调整与优化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GDP规模迅速增长,但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过于重视追求利润和短期业绩,出现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污染环境、毁坏生物多样性、忽视社区与员工关系和牺牲消费者利益等问题。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开始逐渐淘汰落后产能,转向高质量发展道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各项政策中,尤为强调绿色发展、社会公平与科技创新,这与ESG投资的理念不谋而合。

资本市场的作用是服务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更需要资本先行。在海外的一些市场上,ESG已经成为政府引导资本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工具。欧盟政府在构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体系上打出了政策组合拳[8]:一方面出台《非财务信息披露指令》强化企业端的ESG信息披露要求;另一方面推行《可持续金融分类法》、《绿色债券标准》为机构投资者和银行筛选可持续的经济活动提供技术标准;与此同时《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欧盟ESG与气候基准披露要求》等政策要求,则重在提升金融产品和投资基准的可持续表现的透明度。而日本政府在过去十年中积极推进公司治理改革,尤其注重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解决性别平等问题,并通过《投资机构尽职管理守则》[9]强化投资人与被投公司之间就相关问题的沟通。

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也发布了更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10],为绿色项目投融资活动提供科学准确的标准;人民银行同年还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11],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专项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低成本贷款。证监会也在2021年更新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12]中强化了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要求。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ESG投资和绿色金融得以蓬勃发展。然而,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碳中和、共同富裕等目标的达成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长期协作与努力,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创新构建起健康多元的金融生态,为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本文原发于北大国发院《气候政策与绿色金融》(季报)002期。

[1] 全球资源展望2019报告,联合国 https://wesr.unep.org/irp/index/1

[2]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49875.htm

[3]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10/26/content_5644984.htm

[4] 格拉斯哥净零排放金融联盟2021年进展报告 https://www.gfanzero.com/progress-report/

[6] MSCI 2022 ESG 趋势展望 2022 ESG Trends to Watch - MSCI

[7] 证券市场红周刊,对话MSCI魏震:过去4年外资流入A股增长率接近年化50%,越来越多外资希望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